A.《冈底斯的诱惑》
B.《虚构》
C.《拉萨河的女神》
D.《西海无帆船》
正确
2.(单选题)刘震云“生活流”小说的代表作是()。
A.《太阳出世》
B.《烦恼人生》
C.《不谈爱情》
D.《一地鸡毛》
正确
3.(单选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等。
A.《我是太阳》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历史的天空》
D.《亮剑》
正确
4.(单选题)福贵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小说()。
A.《在细雨中呼喊》
B.《兄弟》
C.《许三观卖血记》
D.《活着》
正确
5.(单选题)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
A.《正红旗下》
B.《车站》
C.《绝对信号》
D.《野人》
正确
6.(单选题)《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主人公是()。
A.林震
B.刘世吾
C.钱文
D.张思远
正确
7.(单选题)“当代台湾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台湾人三部曲》的作者是()。
A.白先勇
B.钟肇政
C.陈映真
D.李昂
正确
8.(单选题)《玫瑰门》的主人公是()。
A.竹西
B.司猗纹
C.苏眉
D.庄老太爷
正确
9.(单选题)洛夫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超现实性”表现最为突出的作品是()。
A.《舟子的悲歌》
B.《天狼星》
C.《石室之死亡》
D.《槟榔树》
正确
10.(单选题)蒋子龙的“改革文学”代表作是()。
A.《新星》
B.《乔厂长上任记》
C.《沉重的翅膀》
D.《花园街五号》
正确
11.(多选题)开国之初,最先出现的歌唱新中国、歌唱共产党和革命领袖的颂歌,主要有()等。
A.郭沫若的《新华颂》
B.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C.流沙河的《草木篇》
D.胡风的《时间开始了》
正确
12.(多选题)台湾的乡土小说作品主要有()等。
A.钟理和的《笠山农场》
B.钟肇政的《鲁冰花》
C.廖清秀的《恩仇血泪记》
D.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正确
13.(多选题)蓝星诗社的发起人主要有()等。
A.郑愁予
B.覃子豪
C.钟鼎文
D.余光中
正确
14.(多选题)余秋雨的散文集主要有()等。
A.《文化苦旅》
B.《风雨天一阁》
C.《山居笔记》
D.《文明的碎片》
正确
15.(多选题)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
A.《白毛女》
B.《智取威虎山》
C.《沙家浜》
D.《红色娘子军》
正确
16.(多选题)白先勇的主要作品有()等。
A.《台北人》
B.《家变》
C.《纽约客》
D.《孽子》
正确
17.(多选题)北岛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他的著名的“朦胧诗”主要有()等。
A.《回答》
B.《履历》
C.《古寺》
D.《波动》
正确
18.(多选题)张洁探讨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以及尴尬的心理体验和人生感悟的作品主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和()等。
A.《致橡树》
B.《方舟》
C.《祖母绿》
D.《无字》
正确
19.(多选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等。
A.邓一光的《我是太阳》
B.都梁的《亮剑》
C.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
D.吴强的《红日》
正确
20.(多选题)“新派武侠小说”的武侠三大家为()。
A.梁羽生
B.金庸
C.卧龙生
D.古龙
正确
21.(填空题)金庸武侠小说的处女作《《在此填空1》》一举成名,震惊文坛。
正确
22.(填空题)《在此填空1》的《爸爸爸》、《归去来》不仅在学习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手法方面借鉴良多,而且更为作品注入了意蕴丰厚的生命哲学等主题内涵。
正确
23.(填空题)《在此填空1》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其代表作有杂文随笔集《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等。
正确
24.(填空题)60年代后,金庸小说进入台湾时,因当局的限制,只好以“《在此填空1》”的名义出版。
正确
25.(填空题)《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在此填空1》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正确
六七十年代,台湾乡土小说的作品主要有《台湾人三部曲》、《将军族》、《嫁妆一牛车》等。其中,《嫁妆一牛车》的作者是《在此填空1》。
正确答案:
26.(填空题)在当代台湾小说中,《台北人》、《纽约客》、《台湾人三部曲》、《将军族》、《杀夫》等被视为经典性作品。其中,《杀夫》的作者是《在此填空1》。
正确答案:
27.(填空题)《《在此填空1》》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正确答案:
28.(填空题)《《在此填空1》》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正确答案:
29.(填空题)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和《在此填空1》的长篇小说《古船》都是80年代“反思文学”的重要收获。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