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下面不属于青少年自我中心的是( )。 A. 别人也像他们自己一样关注他们 B. 假想观众 C. 个体独特感 D. 不能把自身作为一客体与其他客体区分开来 ...
4. ( )即指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 A. 压力源 B. 压力反应 C. 压力感 D. 压力 ...
11. 1966年,卡特尔将人的智力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形态,即( )和晶体智力 A. 液体智力 B. 一般智力 C. 流体智力 D. 特殊智力 ...
6. 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 吉尔福特 B. 卡特尔 C. 塞斯顿 D. 斯皮尔曼 ...
2. (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A. 需要 B. 动机 C. 情感 D. 意志 ...
11. 个体的心理发展,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相似的发展程度和速度。 A. 错误 B. 正确 ...
8.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后习俗水平包括( )的道德定向阶段。 A. 服从与惩罚 B. 社会契约 C. 普遍原则 D. 维护权威或秩序 ...
2. 观点采择能促进青少年社会性发展表现在有助于( )。 A. 道德发展 B. 调整青少年对他人的评价与反应 C. 青少年理解人际关系 D. 社会行为更加成熟 ...
12. 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 A. 传授给孩子大量的性知识 B. 使孩子学会正确的性态度和正确的性行为 C. 制止早恋行为 D. 预防早恋 ...
6. ( )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它同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 A. 理智感 B. 美感 C. 社会性情感 D. 道德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