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品德评价具有教育性。但这种教育性并不是自然产生的,它与教育者能否正确地进行评价有密切关系,正确的评价可使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不正确的评价容易诱发学生单纯追求肯定性评价的动机和行为,或容易产生破罐破摔的消极心理。 A. 错误 B. 正确 ...
1. 实现德育目标,应注重采取的基本策略是()。 A. 重视德育目标的具体化 B. 争取各方面对德育目标的认同感 C. 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 D. 保证人、财、物的必要投入 ...
15. 事实证明,各种各样的“德育程序”或“德育操作阶段”的实践模式,除了显现自身的操作特点外,都不是经常有效的,即使是有影响的教育模式,也往往被实践证明不是最为有效的,他们所确立的操作程序总是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中显得僵化。 A. 错误 B. 正确 ...
5. 非专门的德育课程即指以培养思想品德为主要目标的学科课程。它是专门为培养人的品德而设置,以往在小学把它称之为思想品德课,中学和高中称为思想政治课,大学中依然称为思想品德课或品德课。 A. 错误 B. 正确 ...
18. 素质教育是上世纪80年代的词汇,在我国以前不存在素质教育思想。 A. 错误 B. 正确 ...
11. 目前在教育学中,素质主要是能使个体成功地实现活动目的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A. 错误 B. 正确 ...
12. 下面哪些措施可以用来实施个性教育: A. 建立多样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B. 培养每个学生特长 C. 给儿童充足的闲暇时间 D. 因材施教 ...
7. 苏格拉底式评定方法,把学生在 “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部分,让学生学会更有成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 A. 错误 B. 正确 ...
10.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主题是什么 ? A. 终身教育 B. 全民教育 C. 全面发展教育 D. 快乐教育 ...
5. 是哪位学者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 A. 保罗郎格朗 B. 加德纳 C. 杜威 D. 赫尔巴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