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文学创作的过程,尤其是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就是将生活中的物象积累成为记忆中的表象,再将生活积累的表象与作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创作精神相结合,生成能够传达作家审美体验的审美意象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
2.文学审美价值可以达到的三个层面是( ) A. 天人合一的和谐愉悦 B. 超越现实的理想追求 C. 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 D. 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E. 情绪的倾泻和情感的抒发 ...
19.杜威划时代的著作( )首次对民主的教育涵义作了系统的和充分的表述,并提出了指导未来教育活动的总的建设性理论 A. 《乌托邦》 B. 《理想国》 C. 《爱弥尔》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
13.( )的教育平等观把社会不平等归结为个体的竞争能力,因而学校教育的大众化可以为个体提供各种发展机会,进而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平等 A. 古代朴素 B. 古典自由主义 C. “民主主义学派” D. 技术绩效主义 ...
7.(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教育发展变革的决定因素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人口环境 ...
1.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初等义务教育到( )基本上得以普及 A. 文艺复兴以后 B. 18世纪 C. 19世纪末 D. 20世纪60年代 ...
15.校本管理是学校以( )为核心,根据教学规律的自我独立管理 A. 后勤工作 B. 管理工作 C. 教学工作 D. 科研工作 ...
9.“矮个子里找高个子”、“水涨船高”是一种( ) A. 定性评价 B. 定量评价 C. 相对评价 D. 绝对评价 ...
3.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培养(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
17.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 先知者 B. 管理者 C. 促进者 D. 指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