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评价结果可靠性应用在( )描述。 A. 信度 B. 测验的长度 C. 效度 D. 区分度 ...
8. 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需要的满足。 A. 错误 B. 正确 ...
3. 效标关联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是以效标为标准来衡量测验是否有效的数量指标,常以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 A. 错误 B. 正确 ...
14. 疑虑、紧张心理是评价对象在接受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一种( )现象。 A. 迎合心理 B. 文饰心理 C. 防卫心理 D. 敏感心理 ...
5. 1965年,美国数学家( )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研究人们对客体进行模糊描述的方法。 A. 戈登 B. 扎德 C. 赫尔默 D. 布鲁姆 ...
8. 学校管理工作评价应具有( )特点。 A. 整体性 B. 统筹性 C. 规范性 D. 制度性 ...
2. 同一个指标系统中,每个指标分解的层级不必相同具有 ( ) 即可。 A. 共性 B. 可操作性 C. 连续性 D. 层级性 ...
9. 激励性原则是指评价应促使被评对象形成继续努力或在进一步的活动中克服不足之处,增强提高活动效果的动机或期望。 A. 错误 B. 正确 ...
3. 条件指标是指反映实现评价目标所必须的物质基础的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
4. 教育评价中常用的量表有 A. 类别量表 B. 等级量表 C. 比率量表 D. 模糊量表 E. 等距量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