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分析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精神资本”的概念。 A: 错误 B: 正确 ...
4: 下列关于生师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师比是个具有双重内涵的教育评价指标。 B: 生师比较高,证明教师资源利用率较高。 C: 生师比较高,证明教师资源的供给能力较高。 D: 生师比属于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 ...
1. ()作为教师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就是将教师资源的分配由政府集中管理和决策,通过政府统一的计划和行政指令,按照各级各类学校的需要将教师资源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 A. 财政配置 B. 地方配置 C. 制度配置 D. 政府配置 ...
14.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是由教育体制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
8. 教育规模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者的人数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入学率。 A. 错误 B. 正确 ...
4. 1993年10月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包括中小学在内的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总体思路是:制度脱钩、分类管理、充分有效。 A. 错误 B. 正确 ...
3. 英国经济学家 ( )在其代表作《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的经验、知识、技能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内容和生产要素的论断。 A. 威廉?配第 B.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C.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D. 亚当?斯密 ...
17. 影响教育投资使用结构的主要因素有教育的级别和类别结构;教育的技术水平;生均教育经费。 A. 错误 B. 正确 ...
11. 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 A. 错误 B. 正确 ...
4. 我国现行教师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教师工资整体水平还较低;教师工资水平差距较大;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依然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